原帖由
williamsong 于 2007-5-20 09:28 发表

请教下RX-75背部的自动装弹机是如何从下方弹仓提弹的?这中间可是有一段不小的间隙啊?
原帖由
Ramba 于 2007-5-20 10:37 发表

书里称老雷的吉恩无兵“内容不明,效果极大”,那就是说以前所看到的那些都是YY出来的而非官方的?
原帖由
Achemonde 于 2007-5-20 10:26 发表

那么短篇集里的那个.....钢坦克的前身?漫画里好像就叫钢坦克。
原帖由
hikarihikari 于 2007-5-20 11:11 发表
老雷被俘期间能看到的东西可以想象的是非常有限
但是情报部能够从战前对吉恩宇宙舰队规模掌握情况及损失分析出这样一个结果
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老雷这样一个人来向大众说出口,而不是单纯的官方论调 ...
原帖由
0080 于 2007-5-20 12:13 发表

想问一下,MS-07腕部的内藏的光束武器貌似比MS-14系列的光束枪要早很多出现,为何吉恩在战争末期才开始配备光束武器??
原帖由
Achemonde 于 2007-5-20 10:20 发表

不知道算不算离题,我想问一下RX-75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为什么在《一年战争短篇集》里,就已经有少年时的夏亚(加斯帕)开钢坦克在SIDE内和联邦对轰的场面?而且感觉那个时候的钢坦克和一年战争时期的外表差不多。 ...
原帖由
持镰者 于 2007-5-20 10:08 发表

同问,RX-75手部火箭发射系统如何从小臂装弹?备弹是否只有8枚?
另外,肩部火炮和手部火箭炮是否都需要回归装弹位置装弹?
原帖由
Ramba 于 2007-5-20 11:33 发表
不是不是,光光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说,书里说演说的内容不明,那就是说我们以前所看到过的各版本的“吉恩无兵”都不是官方认可的演说辞?
e-cap技术掌握太晚了,两栖MS主要靠水冷/风冷散热保证高出力核熔炉正常工作,所以才能在不依靠e-cap技术的前提下使用光束兵器
PS:MSM-07E的手腕已经内藏E-CAP。
原帖由
williamsong 于 2007-5-20 17:24 发表
可是螃蟹上岸后还可以连续使用腕部光速炮,难道此时只依靠风冷就可以维持了吗?
原帖由
Ramba 于 2007-5-20 17:36 发表

里面提到所罗门攻略我倒想起来了,光束扰乱膜到底是以什么东西构成的?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07-5-20 18:07 发表
OYW時期似乎就是米粒吧……
記得AEJ上面還說這個東西在戰後造成很大的污染
對了,想問下,這個東西是如何保存的?
我記得聯邦在所羅門的時候是塞在共和搭載的導彈裏面的? ...
原帖由
Robin567 于 2007-5-20 18:09 发表
米粒半衰期在29天,所以一旦释放没有一个月是无法解决的
原帖由
Robin567 于 2007-5-20 18:33 发表
连空气都能吸收MEGA粒子,这也是为什么粒子武器更适合在宇宙使用的原因
米粒弹头事先做好就成,反正最后的作战才那么几天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07-5-20 20:32 发表

我看裏面的意思好像(俺的日文很一般=。=那段是看著詞典查的)說MS-14A在設計的時候并沒有依照統合整備計劃的規格,動力系統、操作、零件等方面和統合整備計劃中的MS差距很大。所以後來依照統合整備計劃規格又重新設計的14F ...
原帖由
QUELLER 于 2007-5-20 22:31 发表
14A的确不算统合整备计划之内,而且差点因为统合整备计划而放弃MS-14的开发。不过06F2这样的机体也有受统合整备计划影响而后进行改装的,所以14A理论也有可能。 ...
原帖由
Wonderful 于 2007-5-20 22:48 发表

14系列只是本身采取了模块化设计便于改换用途和升级改造而已。如果能够按照原计划用MS-14A替换所有的MS-06也就无所谓统合整备了。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07-5-20 22:51 发表

難道看到公國地上的慘敗都沒有想過要統一格式以方便生産和利用僅有的這點資源嗎……
原帖由
QUELLER 于 2007-5-20 22:56 发表
关键是14系列需要支持光束兵器,机械手不能沿用老规格。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07-5-20 22:51 发表

難道看到公國地上的慘敗都沒有想過要統一格式以方便生産和利用僅有的這點資源嗎……
原帖由
Ramba 于 2007-5-21 22:01 发表

也就是说,书里说的和06FZ零件通用的14型特指14J和14F,并不包括14A?
原帖由
David-Lee 于 2007-5-21 21:58 发表

说反了.只是06FZ大多数零件都可以和统合整备计划的14型MS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