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闪电伯爵 于 2007-8-9 21:28 发表
这个排版实在太过于追求和原版版式上的一致了,连我这样看惯了线装古文书的人都觉得字被处理得不舒服。又不是要出中文实体书,最好横排,阅读方便。
另外一些日文的标点、习惯语尽量转化成中文的习惯,比如“·”换成“、” ...
1·中央控制台解说
这款普及型线性座舱(JTS-17F)是在0084年由AE(Anaheim Electronics)社开发的。比起旧型的座舱拥有性能更优秀的机体控制·火器管制航行电脑,借由这款座舱的支援,机师作业量得到大幅减轻。
使用液晶显示屏的全周天屏幕能将以机师为中心机外360度全方位的影像再现。将独眼和十数处辅助监视器捕捉到的影像情报送入机体管制电脑再构成CG(Computer Graphics)。
座椅正面的CRT显示面板通常是作为多重显示屏为达成多种目的使用,但在战斗时便会成为瞄准用的显示屏。另外,当出现复数的敌机时座椅上部两侧的投影式显示屏会对全周天屏幕上方的敌机影像进行投影并瞄准。
另外,全周天屏幕也用于通信。这些操作是通过面板右下方的显示模式选择器以及右侧控制台上的显示控制器进行的。当然,这些是由瞄准火器管制电脑负责的。通过显示控制器的操作能够显示敌机的扫描数据,如果在电脑里输入机体数据,甚至能够得到性能、武装等情报。
机体数据的输入只需在面板左下的I/O端口中接入输入用电脑即可进行。
火器管制只靠两侧控制台上的操纵杆即可完成80%左右的控制。操纵杆上有火器选择器、调谐器和扳机。能决定两侧能够使用的火器。剩下的20%是备选武器的控制,使用左侧控制台上的武器系面板控制。
机体控制由踏板和操纵杆进行。发电机系、燃料系等的辅助性作业在两侧控制台上操作。由于战斗时有机体管制电脑的援助,基本上不需很紧张。
虽然MS使用了各种备选装备以及支持系统,但大半都已经装入了控制软件,只需叫出机体管制电脑,选择需要的机械即可。
--------------------------------------------------
2·第二世代MS的附加机能
现在联邦军(包括AEUG、Neo Zeon)所使用的MS都能够装着气垫伞。气垫伞是大气圈突入用的装备,沿着展开后的气垫伞吹出高压空气,以此隔断摩擦热。受到空气的抵抗减速后切除气球,靠装备于胸部,腿部的悬浮机动组件降落并站立于地表。如果燃料还有残存就只留下腿部悬浮机动组件,在地表悬浮机动进行闪电战。(第二世代及之后的MS腿部推进器的推力增大了,能够进行悬浮机动。但由于1G重力下推进剂的消费率过高,被限定为短时间使用。)当燃料用完之时,便除去组件。
作为MS支持系统的代表Mega Launcher被展示了出来。其是大型的MEGA粒子炮,拥有战舰炮级的射程和性能。虽然炮内部也有核融合炉,但稼动时仍需要从MS方面得到能量供给。虽然随着Mega Capacitor性能的上升,已经不需要后备能源,但初期型却消费了两台Hi-Zack的能源。
Launcher上装备了长距离型传感器,能将情报显示在操作的MS的独眼正面的瞄准器里。Launcher的标准由MS方进行,装备了瞄准用的远地点推进器,操作本身和Beam Rifle没什么区别。
Launcher的缺点在于再发射前的能量再充填太费时间。另外,由于后备用的能量供给也是高出力的,MS方的核融合炉也有过热的危险。
--------------------------------------------------
CRT显示面板
踏板
L侧显示器
R侧显示器
L显示器
R显示器
1·显示模式选择器
2·I/O面板
3·显示器启动按钮及其他
4·显示器控制器
5·警戒监视器
6·辅助显示器(多用途)
7·驾驶舱控制系按钮
8·屏幕控制器
9·发电机系
10·选择器
11·调谐器
12·扳机
13·计算机系
14·通信系面板
15·武器系